70-80


  她从震惊中回神,视线重新回归到信件上,只见信的末尾有落款和日期。

  ——2015年5月2日,琚寻。

  2015年,是十年前啊,琚寻今年26岁,那时候就是16岁。

  16岁……她17岁,在读高二,因为李儒峻严格,所以她周六周末的时间都安排地相当紧迫。

  好不容易休息的日子,她还要在少年宫努力学习钢琴和舞蹈,以及其它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,她可烦躁周六去上课了,每天都在挣扎。

  可琚寻却从百里之外的京山寺,转三趟车去少年宫,就为了看她一眼?

  她都不认识他,他怎么还能跑那么远找她?

  她把高中时期给她写过情书的男生想了一遍,就是没有发现有个叫琚寻的。

  怔愣了许久才恍惚想起,黄骁说琚寻高一的时候和他同班,第二学期转学了,也就是说高一第一学期,琚寻和她在一个学校。

  那时候琚寻才15岁……

  琚寻自己也说过和她是同一届校友,他试图让她想起他,可她就是没印象。

  原来她这么粗心大意?

  琚寻那时候学习很好吧,她竟然没注意过?

  越想越觉得震惊,她把每封信的日期都找了找,然后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,发现这些流水账似的“情书”的日期起源确实是他的15岁。

  初始日期是2014年2月14日,那时候高一第二学期开学没多久,大概刚过完年返校。

  北方还到处冰天雪地,她返校的前一天晚上鹅毛大雪,覆盖了整个京城,她在家的时候就想,去学校肯定少不了要扫雪。

  学校也舍不得请保洁,卫生都是分配给学生打扫。

  她一个字一个字往下看。

  这封信和后面的都不一样了,这封信提起她的时候,用的是第三人称,不是“你”,这是他写的第一封,字里行间还充斥着年少的青涩。

  【我好像喜欢上了一个女孩,我连她的名字都不知道,只记得她笑起来很好看,午后的校园,寒风冻红了她的脸,红彤彤的特别好看。】

  【我没有朋友,学校也没人跟我玩,只有她愿意帮我,和我说了几句话,我不敢回答她,怕她听到我的声音会不舒服,可是我好想多听她说几句。】

  【那天校园里的雪很厚,我负责的一片区域是最多的,我刚开始觉得那些积雪很烦,浪费我学习的时间,可后来我却觉得那天的雪太少了,如果能让我一直铲到天黑就好了,那她就会多陪我一会儿。】

  李昀茜恍惚想起来了,那年高一下学期开学,校园里到处都是积雪,学校组织大家扫雪,她的班级和黄骁的班级被分到一起,很多人投机取巧,不好好干活,她想着快点干完之后,回教室看书。

  她扫完雪之后想着任务完成了,可同班的几个女生非要拉着她一起铲雪,她只能铲,铲完还得倒。

  其实心里可不愿意了,但想着多帮帮同学也没什么,可也只有她在尽心尽力的打扫卫生,那几个女生没有一个是干活的料。

  那一天周围所有的班级都快速打扫完了,就她和一班的一个男生被扔在了校园里,那男生身材高挑,但很瘦削,校服穿在他身上完全撑不起来,他还戴着口罩,头发是规规矩矩的学生头。

  李昀茜自己的任务快完成时,他的还剩一大片,她这个人一直挺热心的,就推了推车去帮他,过程中她还时不时说两句话,但那男生话少得过分,好像不喜欢和人说话。

  她恍惚记得有个女生说他是年级第一,她还在想年级第一是谁,叫什么名字。

  见他不喜欢说话,她问了几句之后,就再没问过了,帮他清理完校园里的雪之后,她直接就转身走了,只觉得自己帮了一个校友,心情很好,从未在意过他是谁。

  她连他长什么样都没看清楚,原来那是琚寻啊……

  她理清了思绪之后,继续往下看。

  接下来的水墨痕迹跟前面的不是一支笔写的,前面的是黑色的细签字笔,后面的好像换成了稍微粗一点的,像后来补上去的。

  【我打听到她的名字了,她叫李昀茜,是五班的学习委员,原来她是李伯伯的女儿,我认识李伯伯,但我不认识她。】

  【李昀茜,她名字真好听,我在年级榜上看到过她的名字,她的名字就在我的名字下面,这是我离她最近的时候,如果有可能,我想和她做朋友,可是我又怕被她拒绝,我生病了,没人喜欢我,也没人愿意跟我

  说话,她肯定也不想认识我。】

  看到这里,李昀茜觉得心里又酸又涩,她自言自语,“不是的,我肯定想认识你。”

  【我很讨厌我这个体弱多病的身体,如果我也能像其他人一样健健康康,我就可以自信一点,上去跟她打招呼,然后告诉她,我的名字,可是我没有机会了。】

  【奶奶说,要送我去寺院静养,我不想去,京山寺太远了,我要是去了那里,就看不到她了。】

  【我想留在这个学校,虽然不喜欢这里,但我觉得有她这样的女孩在这个学校,那这个学校还是很不错的。】

  李昀茜一边往下看一边抹泪水。

  看完一封,又是下一封。

  数了数,2014年他写了五封信。

  第二封信是这一年五月份写的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