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6章 像神灵一样(三)
/>
陈小旭虽然是女性,却也有过类似的经历,她小时候因为审查不通过,所以不能入选芭蕾舞蹈团。但她那时还太小,她还不知道这就是“0”的概率,她还以为只要再努努力就能有转机。
所以,陈小旭格外受这篇文章感动,这让她想到了曾经无能为力的自己。
但谁没有过无能为力的时候?
张俪也哭惨了。
陈小旭问她:“张俪,你为什么要哭的这么厉害呢?”
张俪说:“我不是哭我,我是哭余切!余切肯定是为了他复读那两年的经历,才写了这一篇小说!他写小说以来一直很成功,最多也就是被《人民文学》的编辑打压过,那算是另一次挫折。”
“余切还有过挫折呢?”陈小旭忽然产生了好奇心。
“余切又不是皇帝,他怎么会没挫折呢?就算是皇帝,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啊。”张俪说道。
的确如此,《小鞋子》这篇文章,之所以能够流传,正因为它用了最简单的线性叙事结构,却把最纯真童稚的情感,展现在读者面前。
并且也和当时社会的经济发展状况相关,在四十年后,许多人会为了“一双鞋子”如何能引起电影剧情而感到困惑,而在当今并不奇怪,除开少数发达地区,广大乡村面临的现实是他们不可能买“运动鞋”。
这种特定用途的鞋子,正像是面向脊髓灰质炎患者开发的疫苗一样,它有用,但太过于“昂贵”了。
它略微的超过了经济发展的水平,但又似乎不是遥不可及,这小说的妙处就在于此,那双小鞋子成为了月亮和六便士的集合体,既是梦想,又是生活。
《小鞋子》发表后受到的欢迎是难以想象的。在从前,余切写的小说都有一个确切的受众,要么是军人,要么是学生,要么是海外华人……唯有这部小说,就连七八岁的孩子也能看下去,九十岁的老人也能看下去。
它就像是把一团火扔进了棉花地,张守任形容“这篇小说先从学生和职工宿舍,传到了工人家庭、朋友和他们的同志!然后再旋风一般席卷了全国,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小说传得这么快,这么广!”
“我碰到许多人来向往打听什么是脊髓灰质炎?在这之前,我对这个病症毫无了解,然而因为询问我的人太多,问过后的人又返过来告诉我,我后来竟然成为了该病症的专家,就好像我得过一样!”
杭城会议后,有许多作家写出了好作品,这使得85年的前两个月各大文学杂志和小说神仙打架,然而,《小鞋子》一出来,就在所有小说中毫无争议的名列第一。
先前批评余切只写大不写小的《文艺报》主编冯木,特地为《小鞋子》写了一篇评论文:“我之前说余切写不出柴米油盐酱醋茶,然后他写了一双鞋子!这鞋子让我的评论都显得可笑了,但这是幸运的可笑,是值得的可笑!”
“我常说厉害到极致的东西就是简单,王濛很赞成我的观点,他说音乐也是这样。这话似乎有些笼统,但是您看了余切的小说《小鞋子》,您就明白我的意思。”
“就像是您母亲做的白粥,您一直不觉得出色,然后您到我这年纪了,父母都去了,什么也都吃过了,有一天您下馆子吃到了这一碗粥,您泪眼滂沱地百感交集地寻找厨师是谁?厨房里面煮粥的人出来了,他是余切。除了掏钱,您还想谢谢他!”
由《小鞋子》所引发的风潮正在快速袭来,它形成一股文学上的“热空气”,和由北向南的现实冷空气相对抗,在遍布寒潮的1985新年,使得许多人阅读完后,心头多出了一份温暖。
这将会是一个难忘的新年!
远在阿坝的阿莱,正如同往常一样去阿坝的文学杂志《草地》上班。这个杂志社没什么名人,目前最出名的人就是阿莱本人,他是余切的朋友,又受邀参加杭城会议。
从杭城回来后,阿莱总是被询问西湖的景色,全国各地来的作家们的风采……但阿莱总是说,那些地方我都没去过!
“那你去干什么去了?”
“我帮巴老的孙女买了三颗糖丸。”
“阿莱,你已经讲了这件事情好多次,但那是不可能的!我们这边来的人天生就贫困,大山阻隔了我们和文明世界,在我们的世界里面有格萨尔王、有毕摩……男人们围在一起搞迷信,喝酒吃肉,我们甚至没有厕所,我们很多人不会说汉语!没有上过一天学!我们之所以种土豆是因为我们贫瘠的土壤只能使得土豆生存,我们养殖本土黑猪是因为英国猪在这里没有大规模养殖的条件……我和你说话的时候,我和你就是这一块儿最有文化的几个人,只因为我认识字,这一点不夸张。”
“所以,我们和疫苗多么遥远?”
“政府甚至不知道我生了多少个孩子?我们这里远到许多人不知道有计划生孩子的政策,我告诉你,我要生不是一个两个三四个,而是五个六个七八个,如果有人不幸离去了,那就是天神收走了他,我只能这样祈祷……”
阿莱是个很矛盾的人,他既知道科学,他甚至后来去搞科幻文学,但他又信传统民俗的那一套。
所以他愤怒的说出“格萨尔王是能给我们拿出疫苗的人!”就并不奇怪。
阿莱的同事嬉笑道:“阿莱,你真是个痴人!你已经不疯魔不成活了!”
就在这种情况下,乡镇的邮递员骑着自行车前来,在《草地》杂志社的门口放下一本《十月》刊物。许多市级、县级刊物了解全国文学动向,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的。
上面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让人眼界大开!
忽然,有人惊讶道:“阿莱!你的朋友余切写了一篇小说,请你先看。”
阿莱顾不得说声谢谢,立刻把小说翻开:《小鞋子》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