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0-70
经跑进去两个小孩了。
苏行人似乎能猜到楚衍最关注什么:“很多外来的打工人, 在有了孩子之后,会尽可能的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。那些正规小区的房租动辄五六千,他们租不起。最后选择了这里。虽然差不多是上世纪七八十年的建筑, 也有各种各样的毛病,但总体来说比城中村要强得多。至少孩子能有个活动的空间。”
“所以你当年觉得临期食品值得做?”
苏行人笑:“试一试嘛!反正不用出店租水电, 只需要考虑第一批货的进货成本, 亏了也没什么。”
楚衍远远看着那些在嘻嘻零食进进出出的小孩, 笑问苏行人:“把窗户改成落地窗, 也是自己动手的?”
“那是后来被安总收购后,统一改造的。”苏行人带着楚衍绕着零食店转悠着, “以前我就是拿纸皮箱写了几个红色大字, 往窗户下一挂完事。”
“那会儿你上学吧?怎么经营呢?”楚衍好奇。
“外包。”苏行人奸诈一笑, “这套房子三房一厅的格局。我自己占了最外两间, 就是你刚看到的门脸部分。然后把客厅改成卧室,加上最里面那间屋, 分别租给了两户人。他们谁在家, 谁帮我看店。我给他们提成。”
听到苏行人的描述, 楚衍抽抽嘴角:“只给提成?不给底薪?”
“想什么呢你?我当时给得起吗?”苏行人理直气壮。
楚衍无言以对。
“何况他们休息的时候, 闲着也是闲着,随便赚个一毛两毛有什么不好。”苏行人带着楚衍,又绕回了正门, “你可能没办法想象,在底层挣扎的人,一天收入哪怕多个一块两块,都是可以改善生活的。”
楚衍愣了愣,一块两块?即使十几年前的物价相对低,这么点钱怎么改善生活?
苏行人却没再多解释,因为这些超出了楚衍的认知范围,一时半会儿他是很难理解的。
“外部环境了解了,我们往里看看?”苏行人提议。
楚衍欣然应允,两个人一起走进了嘻嘻零食。哪知刚一进门,就听见了一声惊呼:“苏哥!”
苏行人听着声音有些耳熟,顺势望去,却看见了一个陌生的女孩。女孩20多岁的样子,黑皮肤单眼皮,扎着个马尾辫,是丢到人群里能一秒消失的普通长相。以至于饶是以苏行人强大的记忆力,愣是没想起来是谁。
“我是范玉巧呀!”女孩显然相当激动,自我介绍之后,立刻扭身朝屋后大喊,“妈——妈——你快出来!是苏哥!苏哥回来了!”
范玉巧的话音未落,就听见屋后传来蹬蹬蹬的脚步声。紧接着,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妇女跑了出来,看到苏行人的瞬间,眼里迸发出耀眼的光芒。她忙不迭的在破旧的蓝布围裙上擦了两把手,才又三两步奔到苏行人跟前,与女儿一般无二的激动:“啊呀!真的是小苏!”
说着,她上上下下的打量了一番苏行人,“好,好,看你的样子,当大老板了吧?我就说你读书是这个!”她竖起个大拇指,“一定有出息!”
“康姨。”见到中年妇女,苏行人总算想起了这对母女的身份,正是他当年的租客之一康义芳。那刚才叫他苏哥的,应该就是康义芳的女儿范玉巧了。
“嗳!是我是我!”见苏行人还记得,康义芳显然很高兴,“快进来坐,进来坐。哎呀,康姨也没什么好东西。哎巧巧你愣着干什么?赶紧给你苏哥倒水啊。”
老破小改造的店面极小,苏行人和楚衍两个大男人往里一站,妥妥的既碍眼又碍事。仗着熟门熟路,苏行人索性招呼了楚衍一声,和康义芳一起进了后方的“客厅”说话。
说是客厅,其实是间大黑屋,楚衍进来就吓了一跳。好在康义芳及时按了下开关,橘黄色的白炽灯当即亮起,这间堆满了杂物的房间才完整展现在了眼前。
“氮肥厂的职工宿舍,以前只有两房一厅的格局,”苏行人指着大黑屋的窗户,“原来那边是入户门和厨房,光线能照进来。但后来加盖了一截,房子是多了一间,但整个屋子的后半截就只剩新厨房有光了。”
即使有了心理准备,楚衍也很难想象,苏行人竟然是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长大的。一楼本来就潮湿,不合理的布局更加重了缺点。现在理应是秋高气爽的天气,但黑咕隆咚的客厅里,竟仍然能感受到明显的潮气。到了冬天,怕不是刺骨的冷。
但这间房的老住户们显然不觉得有什么,苏行人熟门熟路的拉着楚衍,坐到了一张陈旧的四方桌前,笑问康义芳:“你们不是回老家了吗?怎么又来珠城了?”
“嗐!别提了!”不等康义芳答话,范玉巧端着两杯水走了进来,“杯子我拿开水烫过的,苏哥……还有这位老板,你们放心喝。”
苏行人笑着接过,顺嘴问道:“老家出了什么事?”
“能有什么事?”范玉巧提起来就没好气,“我都说了别回去别回去,那家一个好人都没有,回去干屁!我妈非不信,觉得自己捡了十几年纸盒子,攒了钱好回去盖房子。呵……”
“嗳,看你,跟小苏说这些干嘛?”康义芳连忙阻拦女儿。
“我偏说!”范玉巧快人快语,“结果我妈刚表现出盖房子的意思,我爸那边的亲戚乌央乌央的跟蚂蟥一样涌了过来。非说我妈拿的钱是我爸的赔偿金,该归婆家的,让我妈吐出来。”
“我呸!”
“当初我们娘两个怎么讨饭讨到珠城的,苏哥你还记得吧?”
“别说了,都过去了。”康义芳再次打断女儿的话,又对苏行人笑道,“小苏难得回来,别听她讲陈谷子烂芝麻的。”
苏行人点头应是,又问:“所以你们回来珠城盘下了这家店?”
&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