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0-200
水里,等小腿上的些许泥点子冲洗干净后,踢了踢脚,甩掉大部分的水,将挽到大腿根的裤子放了下来。
“秋,米浆磨好了。”
听见人进来,黎将洗好的石磨靠墙放着晾干水分,站起身看向秋言。
秋言闻言去看了眼石锅里的米浆。
提前泡好的黄豆绿豆和大米一起磨成浆,颜色看起来并非是熟悉的纯白,透着淡淡的黄绿色。
秋言挽了下袖子,“剩下的我来。”
他走到柜子前面,打开柜门找了个浅口的圆形平底石锅出来,黎将装了米浆的树干桶提到灶台旁边,顺手往里放了个大汤勺。
灶台中烧火,秋言拿着汤勺搅拌米浆时,准备舀到锅里时,他动作的手顿了下,扭头:“黎,你去找找我行李箱里的东西,我记得有个陶瓷锅来着。”
“要用那个锅吗?”
“嗯。”
秋言放下手里的木碗,“反正放在那里不用也会有坏掉的那天。”
“那也能慢点坏嘛。”
黎嘀咕着,还是在架子上找到了秋言想要的锅。
陶瓷锅的颜色是很漂亮的乳黄色,上面有着漂亮的纹路,黎走到他的身边,忍不住问道:“要怎么弄才可以制作出这种锅来?”
“嗯?”秋言微微偏头,问道:“想做?”
“只是觉得有了差不多模样的锅之后,你应该就不会那么经常使用这个锅了。”黎诚恳地道。
他知道秋言很珍惜这些跟着他一起来到凉河部落的东西,之前是没有办法才剪碎了衣服,后来兽皮多了,又有了毛线,秋言就把那些衣服用透明的袋子装好,又用兽皮包裹着收了起来。
更别提其他东西了。
听到黎这话,秋言不由笑了起来,他看着手里的陶瓷锅,说道:“我也不确定能不能做出来,如果丰收季时间充足,那就试试吧。”
黎道:“肯定有时间的。”
去年那么忙,一个是因为他们需要收拾新家,还有一个,则是因为他们第一次两人一起度过寒季,很多东西都要往多了准备,避免食物不够。
今年有了经验,炎季的时候就时不时地晒些蔬菜干,需要蒸的黑咸菜和梅干菜也都已经做完了,家里的柴火和木炭也间或着囤了不少,丰收季会比去年轻松很多。
秋言失笑。
烧陶的事情还得等丰收季,秋言找出火焰石板来,拿着骨刀削了下,确定平整之后将其放到灶台上,然后舀了一勺米浆放到锅里,晃平之后,将锅放到石板上。
液体是检验水平度的极佳方式,秋言轻轻晃了晃陶瓷锅边缘,确定没有感受到坑洼,里面的液体又很均匀后,拿着火钳整理了下灶膛里的火。
煎豆皮不用太大的火,等到豆皮表面没了明显的白色后,用筷子拨动边缘将其翻面,煎个两秒就可以取出来换上新的米浆。
如此反复,煎好的豆皮堆在旁边,黎拿着刀将其全部切成丝。
秋言将最后一碗豆丝放到黎面前,问道:“想吃炒豆丝还是想吃煮豆丝?”
黎还没有开口,秋栗子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,“要!吃!”
没错,在学会阿爹阿父后,经过黎的教导,他会说的字又多了两个。因着使用频率很高,这两个字说得比阿爹阿父清晰多了。
秋言下意识看了眼卧室的方向,弯腰抱起秋栗子,顺了顺他乱糟糟的头毛,低头亲了亲小幼崽柔声问道:“栗子怎么醒来了,是阿爹阿父吵醒你了吗?”
秋栗子在顺毛和亲亲中打了个大大的哈欠,‘不吵,是感觉你们不在旁边才醒的,然后又闻到了香香的味道。’
黎:“……”
他总结:“馋醒的。”
秋栗子闻言抬起后爪挠了挠下巴,感觉这话也没有错,就朝着阿爹点了下头,‘馋醒的!’
所以要给栗子多多的好吃的呀~
秋言的手指在秋栗子脑门上轻轻戳了一下,又问栗子:“那栗子刚刚的意思是都想吃吗?”
秋栗子用力点头,‘要!’
“那好吧。”
秋言放下秋栗子,进储藏山洞里拿食材。
煮豆丝要有腊肉做才好吃,既然如此,炒豆丝就用新鲜的五花肉吧,再拿几个鸡蛋,然后就是蒜苗。
将菜都清洗干净,肉切成薄片,青菜和蒜苗洗干净后切成段。
秋言往灶膛里添了些柴火,锅中烧油将腊肉放进去翻炒,炒出油脂之后加入冷水和豆丝,灶膛中的火烧大些,趁着炖煮的时间,秋言在另一个灶台上放上石锅。
先放油盐炒香五花肉,出油脂后,将肉划到一边,倒入提前放了些盐的鸡蛋液,快速炒熟后,再将豆丝放进去,翻炒的同时往里放入酱油和食盐调味。
最后放入蒜叶翻炒两下即可出锅。
父子三人一人弄了一碗,秋言和黎端着碗坐在灶台边,秋栗子蹲在他们面前,一同低头吃了一大口。
炒豆丝看着和炒河粉很像,但口感脆而筋道,吃起来别具风味,一大碗炒豆丝,三两口就下去了一半。
等到吃完炒豆丝,锅里煮着的豆丝也好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