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4章 你不懂,这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

  在李世民的点头之后,整个朝廷乃至整个长安城迅速的动了起来,一批批的官差走出了衙役,开始在大街上巡逻起来。

  一队又一队的金吾卫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巡逻了起来,一些不明事理的泼皮小混混被带进了京兆府的大佬,整个长安城的治安和风气快速的上升着。

  在一些有心人的留意之下,很快就发现了吐蕃使者将要前来大唐的消息,紧接着日报上也刊登出了吐蕃使者前来大唐的消息。

  一时之间,长安百姓的交谈和闲聊的话题纷纷变成了吐蕃使者前来大唐的话题,热度直线上升。

  各地也有条不紊的进行着,吐蕃使者团一路畅行,穿过各州道直奔长安城而来。

  不过是十多天的时候,多大百人的使者团在金吾卫的守卫之下进入了长安。

  长安的百姓纷纷聚集到了道路两旁看起了这吐蕃的使者团,这吐蕃人大部分都还是第一次见。

  以往都是听说吐蕃又来到了大唐边境掠夺,和被大唐将士们击退的消息。

  如今这群人竟然来长安了,而且听说还是前来进行两国友好交流的。

  这不由的让大唐的百姓再次自豪了起来。

  “这群人不热吗?怎么大夏天的裹着皮子呢?”

  “害,你这就不知道吧,听说他们那地方常年都是冷的,而且他们没有衣服,都是皮子。”

  “那他们不会连饭都吃不起吧?”

  “差不多吧。”

  “......”

  聚集在街道两旁的百姓望着那如同野人一般的吐蕃使者议论纷纷,眼神中满满的自豪感。

  生在大唐是他们的幸运,此生无悔为唐人!

  万年侯府。

  “吐蕃那群老银币来了?”韩元一脸古怪的看着面前正端着茶杯大口大口喝着的程咬金。

  “对啊,你不会都不知道吧,我刚才来的时候,都正在进城了。”程咬金放下杯子,再次倒上一杯茶说道。

  “那他们来是什么意思啊?”韩元摸着下巴一脸好奇的沉思了起来。

  若是自己没有记错的话,这次松赞干布派遣使者前来应该不是为了提亲,应该是单纯的互通有无,打算拉拉关系。

  为下面一次的求亲奠定基础。

  想到这里,韩元不由得将目光投向了大街方向,那位有名的文成公主便是正在迎吐蕃使者李道宗的女儿。

  自己好像还见过,却是长得不错的。

  这么漂亮的妹子送到那种荒无人烟的地方实在是可惜,呸,大唐绝对不和亲!

  “害,咱们就别在这里瞎猜了,明日陛下要在太极殿召见他们,到时候他们意图是什么咱们不就知道了么?”李靖握着一卷兵书翻看着,一脸平静的说着。

  “不是,药师兄,我搞不懂你为何辞官呢?”程咬金听到李靖开口了,便看着李靖开口问道。

  此话一出,众人的目光也聚集到了李靖的身上,他们也不是很理解李靖为何辞官。

  若是当初的李靖辞官他们还能理解,毕竟多次选择错了位置,在陛下哪里总归是有隔阂的。

  但是上次李靖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站位,陛下肯定了,按理说应该开始大展拳脚了。

  李靖放下了兵书,端着一杯茶轻抿了一口,“老夫比你们都年长,征战大半生了,身体也有问题了,家人也没有去好好陪伴。”

  说到这里,李靖脸上露出一丝的苦涩,还举起拳头锤了锤自己那腿,之前每逢雨天,腿就疼的站不起来,如今在孙神仙的调养之下也算是减轻了不少。

  痊愈是基本不可能了,毕竟时间隔了这么久了。

  “老夫已经是功名显赫了,也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抱负,如今只想含饴弄孙。”

  “若不是韩元出主意创办了军事学院,老夫以后就要闭门了。”

  李靖这话一出,众人深有的体会的点了点头,秦琼也是叹口气,“是啊,药师兄此言我赞同。”

  “我秦琼也是算是鬼门关走上一遭的人了,活过来之后才觉得功名利禄都是浮云,唯有家人才是自己的全部。”

  “诸位兄弟也不要总想着建功立业,多去陪陪家人。”

  “没毛病!”韩元拍了一下桌子,冲着李靖和秦琼两人竖起了大拇指。

  “那句话怎么说的,不要到了无法弥补的时候,才想起来弥补,亲情才是最重要的!”

  “哎,不是你这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这么老气横秋的话呢?”程咬金翻了翻白眼,没好气的说道。

  “你不懂,这叫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。”

  ...

  ...

  翌日。

  皇宫太极殿。

  李二今日起的很早,一大早就换成了新的朝服,今日是一个重要的日子,他要在太极殿召见吐蕃的使者。

  在宫钟敲响的时候,站在太极殿外的大臣排着队伍鱼贯而入的进入到太极殿之中。

  今日五品以上的官员全部要参与到这
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