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0-130

。”

  说话间,鸳鸯已经将贾母说的头面找了出来。

  沉重的楠木盒子虽然历经了岁月的沧桑,却被爱护地很好,不大的箱子上瞧着连一颗灰尘也没有,掀开刻着山景图的盒盖,珠光瞬间便从盒子中溢了出来,说一句流光溢彩也不为过。

  一直枯坐着,兴致缺缺听这成亲之事的惜春,这时候也张大了嘴,发出惊讶地赞叹之声。

  只见箱子里是一套纯金的头面,赤金被匠人用最精巧的工艺精心打造,雕刻出再精美不过的花样。

  然而这金子再重,工艺再精巧,也不能让这公府小姐们如此惊叹,毕竟谁没有几件拿的出手的首饰。

  让众人赞叹的是,镶嵌在项圈上的那个珍珠,拇指大的珍珠,放在宫中给娘娘用都使得,这些年随着东珠的产量减少,上好的东珠全被送入宫中,一般人家根本得不到东珠做的首饰。

  尽管过了几十年,这东珠依然光彩夺目,引得屋子里众人惊叹。

  就连见多识广的王熙凤,都凑近了仔细望着,她笑着说道:“这个品相的东珠,真真是从没见过,我小时候我爷爷管着洋人那些事情,我记着他们带来的珠子,都没这么好的。”

  贾母笑着说道:“你们小孩子家家的,才见过多少好东西,日后你们姐妹出嫁,我也都准备了东西,必不会亏了谁去。”

  一时间,迎春羞涩地低下了头,探春眼中异彩连连,唯有惜春,一听到要出嫁才有这添妆,撇了撇嘴,收回了眼神。

  唯有站在一旁伺候的王夫人,在旁人不可见出,露出怨毒的目光。

  元春从宫中的赏赐,旁人不知,王夫人还能不知吗。当时元春传话,她看中湘云的时候,王夫人心中还格外不乐意,在她心中,贾宝玉千好万好,怎么只能取一个父母双亡的史湘云。

  没想到史家却根本就没看贾宝玉,在收到元春赐下手串的隔日,便放出了给史湘云相看的风声,更是没多久就定了人家,对贾宝玉弃若如履。

  王夫人已经忘了她没看上史湘云的事情,她只咬牙切齿地恨着,一心想给贾宝玉找个好姻缘。

  想到这,王夫人强打起精神,扬起笑容,对着贾母说道:“老夫人您可不能偏心,宝玉的事情还指着您呢。”

  贾母闭着眼,笑着说道:“宝玉还小呢,都还没个定性,亲事不急。”

  王夫人被堵得一僵,好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
  鸳鸯见状,连忙冲着王熙凤使了个眼色,王熙凤忙笑着打圆场:“老祖宗,饭已经准备好了,正好有前些日子庄子上送来的菜,您看是否要用膳。”

  贾母点点头:“家里的东西都吃絮了,庄子上的东西倒有点新意。”

  黛玉顺势凑到贾母身边,将话题移开:“老祖宗,您近来身子可好,我家留在姑苏的管家,前些日子来了一趟京中,送了许多江南的时令菜,我令他们收拾了,给您也送了一份,您试试这味可还顺口,若能入口,我再令人多送些过来。”

  贾母笑着赞道:“还是我们玉儿有孝心”。

  其余人更加没口子的夸,黛玉便在这些夸赞声中,吃完了这顿送别宴。

  送别宴后,很快贾政便启程离京任职,在这之后不久,朝中诸臣好生忙碌了一阵子,终于将诸般事宜准备妥当了,康熙率领朝中重臣、年长的阿哥们,亲自前往塞外的多伦诺尔。

  第128章 途中

  多伦诺尔,距离紫禁城约400公里远,浩浩荡荡的车队需要走大半个月,才能到地方。

  此次会盟,康熙意要展示满蒙一家之情谊,将后宫中的娘娘们也都带上了,就连久居深宫的皇太后,也要去她心心念念的草原。

  黛玉尽管尚未成亲,但林如海在随驾重臣之中,胤祺找着皇太后求了求,皇太后便允了将黛玉也带上。

  此时黛玉便与五公主一道,坐在描金绣凤的马车中,紧随在皇太后的车架后,逶迤着往草原而去。

  马车外突然传来哒哒的马蹄声,以及马儿被缰绳勒住后发出的嘶鸣之声,五公主捂着嘴,看向黛玉的眼中全是戏谑地笑意。

  这是这一程走来,日日都要发生的事情。

  五公主真真是开了眼界,她也在宁寿宫长大,也是与胤祺常常见面的,在她印象中,胤祺就是普通的兄长,每次见到她都是淡淡的,守着礼节,得到什么好东西献给皇太后时会记着给她留一份,但私下里并未多说过什么话。

  甚至每次五公主看见胤祺黑黝黝的眼神,总觉得自己的心思在他眼下无所遁形,下意识的有种害怕之感。

  在宫宴的时候,五公主也是见过黛玉的,在她印象中,那是一个纤弱到好像说句重话就会倒下去的江南闺秀,五公主一直不能想象,这般文弱的黛玉日后嫁给了这样吓人的五阿哥,每日里都得提心吊胆,这日子该如何艰难。

  此次与黛玉同坐一车,五公主更觉着黛玉温柔和善,更加为了黛玉而惋惜。

  然而,车队才刚走一天,五公主便发现,她的想法大错特错。

  许是黛玉瞧着实在是弱质纤纤,这一路走来,胤祺时时都放不下心,只要有空便要往黛玉的马车旁跑上几趟,关心她吃得可好,睡得可香。

  五公主从未见过胤祺如此啰嗦的模样,她目瞪口呆,这还是她那寡言少语的五哥吗。

  然而瞧着黛玉那习以为常的模样,便知道这不是特例,没想到五哥和他未来的福晋,私下里居然是这么相处的。

  在那天之后,只要听见胤祺的马蹄声,五公主便感到忍俊不禁,忍不住地调侃着黛玉。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