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0-80

好了。

  他肯定有妥善的解决方案。

  林子境鼻尖一酸。

  赵云惜想了想,温和道:“那你俩都搬寝室去住,休沐时间,就回小院住,或者让人来接。”

  年岁小就去参加乡试,太小受到挫折也不好。

  两人想想,确实可以。

  只不过一直有赵云惜庇护,所以猛然间说要离开,心里就舍不得,很难受。

  两人一时沉默下来。

  赵云惜轻笑:“行了,我们也就是去试试,结局未定呢,乡试哪里有那么好过?”

  历史上的大文豪,秀才都考不中的大有人在。

  林子境面色难看,他不敢想自己一个人是什么情景。

  *

  武昌。

  湖广巡抚府。

  院中灯火辉煌,书房中一群人正在围炉煮茶,厅中摆放着盛开的红梅。

  一老者坐在案上,正笑吟吟地在看今年的采诗。

  他笑呵呵道:“今年才气很足嘛!本官瞧着,好几篇心仪之作,只是没找到佳作,我心有不甘。”

  他捋着长长的胡子,表情惬意。

  在不经意间,他瞧见了一首诗,神情顿时严肃起来。

  “虽然用词稚嫩,但不坠青云之志,其中才气翻涌,实在为我所喜,诸位瞧瞧,可还好?”

  众人原本看了一肚子狗屁倒灶,险些撑不住,猛然间瞧见这样一首诗,都觉耳目一新。

  第75章 “题竹?借物言志,不错不错。”顾璘乐呵呵道:“这寻常学子,知道压个

  “题竹?借物言志,不错不错。”顾璘乐呵呵道:“这寻常学子,知道压个韵脚,知道点平仄,会描景便觉自己会作诗了,殊不知灵气最重要,浑然天成,一气到底,就这首了。”

  张白圭。

  他瞧着名字,就问采诗官是何处得来,采诗官回,是江陵人。

  “派人去县学找找!本官想瞧瞧这个学子!”顾璘连忙吩咐下去。

  他冷嗤一声,瞧着一旁那些乱七八糟的诗,皱着眉头,颇为不解道:“一群虫豸,也敢作诗。”

  众人:……

  感觉自己也被骂了。

  但湖广巡抚顾璘,那真是你可以质疑他的政绩,但不能质疑他在文坛的地位。

  顾璘望着侍卫出去的身影,充满了期待,他已经能想象到风度翩翩的书生了。

  *

  荆州府。

  赵云惜正在砍甘蔗,最后的小尾巴了,估摸着天热就没人卖了。

  她喜欢吃,得抓紧时间吃。

  李春容和张镇、甜甜又摆摊去了,三人沉迷摆摊无法自拔。

  赵云惜啃着甘蔗,品尝着甜滋滋的甘蔗水,开始琢磨。

  她最开始的设想。

  有林宅做靠山,卖卖香露就挺好,等张文明或者白圭考上举人,那她就可以再卖卖竹纸,那这样一辈子衣食无忧是肯定的。

  包括羊毛作坊,现在已经被甘玉竹发扬光大,卖得红红火火,江陵县中,真是皮袄里面套毛衣,谁暖和谁知道。

  那现在,她就要开始琢磨活性炭了,有了活性炭,还可以做精盐和白糖,到时候等白圭成了首辅,她希望能靠外贸做这两样生意变成首富。

  那该有多幸福甜蜜。

  她畅想了一番,快活一瞬,又垮下脸。

  可恶啊。

  一想到白圭的未来,她就觉得心中难过。

  心里蓦地涌出一团火,她真的想把他藏起来,什么家国大义,凭什么要用张家的命来填。

  那群蠹虫,不配。

  皇天走狗,忘本畜生。

  可张居正——为的是百姓。

  赵云惜叹气,白圭的好,在于他有时候露出来的清醒和混邪。

  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。

  君臣大义、家国天下。

  他都平衡的很好。

  可惜教出个欺师灭祖的弟子。

  赵云惜啃着甘蔗跳脚:“厕鼠欺人!”

  因着白日里想起身后事,半夜三更赵云惜醒了,等着月亮看了半晌,捂着咕咕叫的肚子,干躺了半天睡不着,她琢磨着起床吃点。

  谁知——

  月色明照,一灯如豆。

  书房中,影影绰绰印出有人捧着书读的影子。

  赵云惜:!

  她走上前来,就见张文明捧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