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0-90



  雁来连忙道,“我的意思是,往后两边说不定还会有商贸往来,彼此互遣使节之类。但他们来了也是客人,而且要守我们西州城的规矩,决不允许欺侮我大唐百姓,大家说,好不好?”

  尽管被回鹘人统治了十多年,,但这些百姓似乎根本没有报复回去的念头。只是脱离回鹘人的统治,他们就已经很满意了,听到雁来这么说,他们想象着那样的场面,精神都是一振,大声应道,“好!”

  雁来见状,便笑道,“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,大伙儿正该回家扫洒除尘、清理一新,再备些酒菜,好生庆贺一番,迎接新生才是。”

  正在抹泪的众人闻言,又大声应了“是”,一个个收了泪,然后……直接给雁来跪下了。

  雁来吓了一跳,不管在古代待多久,她都习惯不了这样的场面,连忙招呼同样过来看热闹的玩家扶人,她自己则是赶紧溜之大吉。

  倒不是她不愿意上前搀扶,只是这么做根本没用,他们只会把头磕得更响。

  这个时代的百姓,要求真的很低啊,只要还有一口饭吃,日子还能过得下去,他们都愿意做顺民。

  可就是这么卑微的要求,也常常不被满足。

  雁来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句话,大意是:历史太大,装得下华夏五千年,历史又太小,装不下一个普通人的一生。

  梁启超先生也说过,“二十四史非史也,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。”

  可是历史书里没有记录的,却是每个人都用尽力气想要过好的一生。他们不是主角,所以没有任何波澜壮阔、精彩纷呈的情节,但也正是这一个个普通人,构成了历史的底色。

  如果历史是书写传奇的诗篇,那么他们就是承托故事的纸页。

  雁来又想到自己的金手指,力挽狂澜系统。

  她要挽的是历史的狂澜,可是面对洪流时,想要构筑起坚固的堤坝,靠的从来不是哪一块巨大的石头,那样只会形成更凶险的漩涡。

  真正的堤坝,永远都是靠无数普通的河工,用无数泥沙去堆筑,才能建成。

  ……

  雁来回到都督府,远远就听见玩家们吆喝的声音,“左边往上……太上了,下来点,哎又过了,上去点……”

  她快步走过去,才知道他们是在更换府门上方的匾额。

  原本用突厥语和粟特语写成的旧匾就丢在门口的地上,不知被谁踩了一脚,留下了一个明显的印记。

  两个玩家踩在长梯上,举着用方块汉字写了“西州都督府”几个大字的新牌匾,正在调整位置,下面一群玩家瞎指挥,所以折腾了半天都没挂好。

  雁来仰头看着牌匾上的五个大字,不由微笑起来。

  从今天起,她的安西副大都护、四镇节度留后的官职后面,可以再加上一个西州都督了。

  不过她没能放松太久,很快就被玩家发现了。打过招呼之后,就有人跟她说,“雁帅可算回来了,唐一在找你。”

  唐一,就是之前在焉耆城的时候,赵猫猫引荐给雁来的,处理政务、治理地方的人才之一。

  虽然没有明说,但雁来知道,都是政府安排过来的。雁来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,见过之后,就将焉耆城的事务丢给了她们。

  现在拿下了西州城,同样需要有人来管理。所以唐一又给雁来引荐了一些新人。

  上次是唐一到唐十,这次是唐十一到唐二十。

  雁来知道她们为什么会这么取名。

  这名字一看就知道是编号,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使用者的存在感,更强调编号本身。也就是说,编号长存,但随时可以更换。

  这也算是表态——这些人只是过来帮她干活的,并没有任何夺权的意思,真有问题,随时能换。

  虽然雁来并不介意这些,但这种被尊重的感觉还是很不错的。

  其实她自己从玩家里招募相应的人才,应该也能找到。但是那样的话,很多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了,千头万绪的,绝对不会像现在这么轻松,干活的人不只专业,也很有分寸,不会像普通玩家那样动不动就搞事。

  别人尊重她,她当然也要回以尊重。

  雁来见过了人,将大部分工作都安排下去,等她们各自忙碌去了,才在心里思量,该怎么给这些来帮忙的玩家提供更多游戏体验。

  游戏就是游戏,如果还是跟上班一样没有任何趣味性,那也太惨了。

  人家是来义务帮忙的,不仅不收钱,连设备、账号都是自带,雁来肯定要有所表示。

  唔……现在暂时不打仗了,也是时候将安西军内部的框架给搭起来。

  不光是现在的地盘需要治理,以后再打下新的地盘,也要能及时抽出一套班子过去接手才行。

  但这种事,雁来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搞不定的。

  等西州城这边的事务交接得差不多了,就回龟兹城吧,到时候跟郭昕他们商量一下。

  不过在那之前,可以先让玩家出几份计划书。

  老爷子毕竟上了年纪,这样能给他省下不少时间和精力,只需要帮忙看看计划书里哪些部分有问题,不适应当前这个时代,或者是不方便落地执行,再指点一下该如何如何修改。

  原住民负责参谋,玩家负责执行,她就当甩手掌柜。

&emsp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