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2章 斯贝斯X的技术争议

,应该也可以搞得定,他们有这个实力。”

  “还是难以想象怎么能解决这些问题?感觉头大。”

  “那必须的,你不是泰勒先生,更不是马拉克先,肯定很难解决这么重要的问题。”

  此时,主持人说道:“泰勒先生,这里都是行业内的人,开发者,研发人员很多,能不能具体讲一讲这个伟大项目的细节?尤其是动力系统,我相信大家都很感兴趣。”

  主持人这话说的倒是到位,很多人都纷纷表态,想听泰勒多讲一讲星际号这个项目。

  虽然泰勒这个人挺瞧不上华国的这些同行的,但是也不介意多享受一下崇拜的目光。

  星际号项目的研发内容,虽然大部分都要保密,但是在这种场合稍微透露一丢丢东西也无伤大雅。

  而且汤姆泰勒向来信奉一件事,就算把那样复杂的图纸放在华国人面前,他们也看不明白,更不用说照着复制出来了。

  于是,泰勒微微一笑,说道:“我们解决的思路其实也不难理,整体上用的是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理论。”

  一般的研究人员,听到这个名词不由的有些嫉妒,而那些行业内的大咖都是面色微动,一副若有所思的状态。

  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,这可是很多航天机构都在研究的超尖端发动机控制技术。

  这项技术的可行性研究已经通过了,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还没有成熟,如果谁可以完全把这项技术运用的完美,那确实非常厉害,可以称得上是顶尖了。

  接着,泰勒就开始详细解说起了这项技术有多么厉害,尤其是斯贝斯x研究团队正在急速攻关,将会解决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的所有难题。

  说实在的,泰勒说的确实干货满满,很多航天研究员听的是入迷,甚至还有人默默掏出了录音笔,赶紧将这一段录下来,回去慢慢消化和研究。

  在分享研究成果的问题上,泰勒倒是挺实在的。

  当然,关键信息泰勒是不会说出来的,他很注意保密。

  整体上说的都是理论,至于应用方法一概不透露。

  其他人只觉得汤姆·泰勒真是莫测高深的大佬,但是胡江山明白泰勒其实也是外强中干。

  在这个时候,斯贝斯x正在研究星际号飞船是对的,但是进度没有泰勒说的那么快。

  大概两年后,星际号飞船才会进行第一次发射,结果失败了,接下来的几次同样会失败。

  当然,多次失败后总成功的,但是仍然很不稳定,每次发射实验总是在失败与成功之间徘徊。

  换句话说,星际号飞船别说去火星了,能成功飞出大气层都非常不容易。

  就比如说泰勒所说的“全流量分级燃烧循环”,在胡江山看来,并不算是特别复杂的技术,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没有达标的材料,所以其实是很难搞定的。

  胡江山前世的经历来看,斯贝斯X在十年内都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难题,所以泰勒现在绝对是在吹牛批。

  然而斯贝斯X是有滤镜的,所以泰勒现在说什么都有人信,仿佛这是一家外星公司。

  片刻之后,泰勒终于分享完了,全场掌声雷动,甚至还有人还欢呼,喝起了彩。

  主持人再三感谢泰勒的分享。

  有一说一,这节目效果确实杠杠的,极大的活跃了气氛,要知道航天航空论坛其实还是挺枯燥的。

  如果大家只是说一些不咸不淡的场面话,感觉没什么意思,泰勒说的虽然也算不上实质的东西,但至少也接近于干活儿硬活儿了,还是有营养的。

  泰勒当然也很满意自己的表演,不出场则已,一出场寂静四座。

  王慧欣连忙把水递给了泰勒,后者马上就喝了一口,润了润喉咙,刚才说的话太多,他已经感到口干舌燥。

  这时,主持人说道:“刚才泰勒先生分享了斯贝斯x最新的研究成果,以及研究方向,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,不知道有没有人能够再补充一下,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也可以,这是一个难得的平台,大家可以在这里畅所欲言,交流想法。”

  这其实是论坛会议的一个环节,而且是核心环节之一,毕竟这是航天航空发展论坛,不是简单的开个会,还是需要讨论一些东西的。

  汤姆·泰勒既然开启了一个话题,那就借着这个话题做个文章,搞一搞学术气氛。

  主持人当然不怕冷场,毕竟参会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专业的航天人,坐在前几排的可都是行业内的大咖,大佬级人物。

  他们就算不事先准备,也能说出个一二三来。

  果然,先后有行业大佬针对泰勒的分享进行了评论,基本上都是赞誉夸奖为主。

  从专业的领域来说,斯贝斯x确实值得称道,很多技术都比较前沿,毕竟斯贝斯x背后是纳萨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人才。

  如果要对汤姆·泰勒分享的东西进行反驳,或者提出质疑,不仅需要很强的专业水平,还要有巨大的勇气。

  毕竟对方是庞然大物,科技之光,随意质疑反而会让自己陷入口水战。

  大部分专家也确实很精明,没有明显去质疑泰勒说的内容。

  主持人又转向赵瑞京,提议让他发表一下观点。

  前面提到过,像这类场合,赵瑞京是必然要发言的,是发言的主力。

  赵瑞京可跟其他

上一页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