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-30

纱摄影,收入才高些,才有点余钱。

  楼大乔这回能正经八百的说话了:“不是我不借给你,实在是我也想买个房。”

  楼小乔好奇的看过去:“你跟阿华要结婚了?”

  楼大乔摇了摇头:“阿华没提结婚的事,是我自己想买房,我店那附近开个楼盘,四百一个平方,我去看了一下,三房一百二十平米,我再攒个一年就能买的起了,要不我咋连摩托都不舍得修呢。”

  其实她认识做修理的人,只是不舍得钱去修。

  一想到买了房子,就不用过年过节那么凄惨的没地方去,她就觉得自己这车可以不用修,反正也能开。

  “你有没有想过贷款买房。”楼小乔问。

  “贷款买房?”楼大乔用一种“你出息了”的眼神看着妹妹:“贷款的利息多高啊。”

  “怕什么利息,先把房子买到手了再说,早点住进去早享受,再说了就算你年利息十个点,万一房子涨了呢,一年十个点的涨幅又不是不可能,再说了现在挣钱也是一年比一年要多了呀。”

  到现在为止,贷款买房也是个很超前的概念,至少楼大乔身边就没人贷款买房的。

  五万多的房款,双职工家庭凑一凑还是能拿出来的。

  但这会儿很多人都不追求房子,厂里分上一个三四十平的宿舍,一家老小也能凑合着住了,有钱哪怕拿去享受也好,也不会往房子里头砸,楼大乔能有这个想法,也是因为她赚钱的能力不错,再加上每次回家都憋了一肚子的火,有了自己的房子,就有了自己的家。

  楼小乔这样一说,楼大乔也起了贷款买房的心思。

  一半的房款,她又不是拿不出来。

  贷款就分成五年还好了,就算她退掉现在租在店铺楼上的房子,这中间的差价省出来完全可以抵利息。

  住自己的房子,心情都会不一样:“那我去问问能不能贷款?”

  楼小乔突然问:“买摩托车多少钱。”

  她现在迫切需要一台摩托车。

  第二天是过年,这一天是孩子们最欢乐的日子。

  大清早一起来,小帅就带着亭亭出去找人玩了,张玉娇家的琴琴,还有其他几个小孩,跟这群孩子整天在一起玩。

  这一天楼小乔也难得的休息,楼家姐妹两个清早一起来,就开始料理今天的饭食,喊了王盛帮忙杀鸡,楼大乔出门买了两斤黄骨鱼,从河边回来的时候她身上都在打哆嗦:“这几天鱼好,个头不小。”

  楼小乔看了一眼:“待会儿做鱼塘吃。”

  煎过烹开水,煮出来的鱼汤就是奶白奶白的了。

  前世楼小乔一个人住,闲暇之余就喜欢自己做做饭,但她没吃过这么新鲜的野生鱼,看到汤的颜色就知道好,还没放盐呢,简直鲜掉了眉毛。

  等回头看,两个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了,一个个齐刷刷的看着锅里。

  楼小乔说:“里头在炖豆腐,待会儿喝鱼汤。”

  楼大乔也闻到了味道,挑眉:“你什么时候学的这厨艺,以前怎么不觉得呢。”

  她在刮芋头,跟那几个芋头杠上了。

  楼小乔无奈的看了一眼她:“你当谁都是你,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吃饭呢。”

  两个孩子点了点头,反正妈妈的厨艺是最好的啦。

  喝过了鱼汤,又跑出去玩了。

  要是只有楼小乔自己在家,难免有些无聊,但多了个楼大乔,家里就热闹了许多,连年味儿都比往年浓些。

  后头那屋的许二姑一出门,就看见前面那户人家的热闹,撇了撇嘴不满的道:“没规矩的东西,过年还能在别人家里过,谁家摊上这样的倒霉亲戚。”

  她儿媳妇最近总喜欢跟她对着干:“我看你是嫉妒人家楼小乔日子过得好吧。”

  大过年的,婆媳两个眼看就要掐起来。

  楼大乔在家也听到了后头的吵吵声,探头出去看了一眼,又扫了一眼不为所动的妹妹:“你这邻居也挺不好相处的。”

  楼小乔一边炒着鸡肉一边说:“村里一直都是这样啊,挺好的热热闹闹。”

  楼大乔说:“那你还不如去城里买房子,盖房子那钱在城里能买个不错的房了。”

  这年头,农村人对进城有执念,农村的房子丢荒的也不少,有的房子日子就久了没人住,几乎都要塌掉了,当然这会儿还没有房屋倒塌了宅基地就还给国家的规矩,农村的宅基地不值钱。

  楼小乔说:“不去城里,就就要在这个地方了。”

  时间过得很快,过完年正月初一就是去拜年。

  这天楼小乔连生意也没做,提前跟王凤说好了放假一天,拖着大乔,带着两个要走亲戚的孩子,往上井村方向而去。

  往年也是正月初一回来,早上在娘家吃,下午去舅家吃,一趟水走完亲戚。

  楼小乔起了个大早,把之前买的一箱子二锅头给带上了,娘家两瓶,两个舅舅家各自两瓶,另外带了一箱子牛奶去娘家,两个旺旺大礼包去舅舅家,都是中看又不贵的东西,大大的一包,看着就大方。

  “妈妈,其他的东西不带去给外婆吗?”

  “不带。”要不是白酒自己不能喝,楼小乔都舍不得带,笑眯眯的

上一页下一页